在我國的物流運輸結構中,公路運輸的比重長期占據全社會貨運量70%以上,零擔、整車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在90%以上,且據預測2021年,我國公路貨運市場規模將達到5.85萬億元。公路貨運市場正蘊涵萬億元級潛力,但結合現實因素,超載運輸、安全問題、人力燃油成本、環境污染一直是行業痛點問題,這也就催生了物流自動駕駛的市場需求。特別是在疫情的刺激下,智慧物流領域的市場熱度只增不減,而自動駕駛作為智慧物流設備與技術最理想的落地領域,自然少不了頭部企業們的關注。
華為作為互聯網巨頭,跨界投資與布局的戰略規劃并不奇怪,特別是在物流自動駕駛領域中,華為多年的技術開發、資源與經驗積累,在產業鏈中擁有著的獨特優勢。
最近華為就在發展華為智倉:聯手快遞巨頭,做物流園區天眼為物流園區智慧賦能那么華為智倉能帶來什么呢?
1.整合人員、車輛、倉儲等各種數據信息渠道,量化各項業務KPI,最終呈現出統一的Portal web應用,便于決策者把控園區人、車、貨等全局要素與運營狀況。
2.利用NB-IoT技術低功耗、覆蓋廣的特點,實現泊位自動分配,并及時將信息同步在PC端、貨車司機端、現場作業人員端,從而有效提高裝卸平均效率,降低人力成本。
3.在倉儲環節,華為云IoT智慧倉儲服務可實時、批量自動識別貨位與倉儲資產運營狀態等信息,從而實現倉儲管理效率提升33%,人工成本平均節省50%。
可見,華為的智慧物流園區解決方案,已應用并深入物流全環節,解決了因作業間信息不對稱、不及時導致的物流效率低下問題,真正成為了物流園區中掌握全局的天眼。傳統物流行業又將面臨巨大的挑戰